当前位置:

“忠”字是王鼎铭精神的灵魂——读史有感

来源:永州日报|0 作者:何昕 编辑:王雨松 2014-08-28 08:17:45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 

  王鼎铭何许人也?王鼎铭,字新之,号彝轩,山东峄县人,是清代道光年间新田一位堪称贤德的县令。对于他,道光皇帝有个评价,称赞他“学通载籍,文武兼备。珥笔生华,会赋窈窕之章:金戈凝霜,堪作干城之寄”;新田也曾有人赞誉他“才高八斗惊北国,德重五岳播南疆”。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写进了《清史稿》,而《新田县志》更是将其列为新田人物第一人。

  一个小小县令,他的事迹何以数百年传唱不衰?窃以为是儒家“公忠”思想在王鼎铭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“忠”字贯穿了王鼎铭的一言一行,可以说“忠”字是王鼎铭精神的灵魂。

  忠贞为国。“忠”作为一种高尚品格,突出体现在忠于国家上。古人很早就把“忠”和国家联系起来,留下了屈原抱石投江、苏武塞外牧羊、岳飞精忠报国等诸多感人故事,王鼎铭的事迹虽然没有这般壮烈。但他对国家、对朝廷的忠诚也十分感人。道光九年,王鼎铭时年五十九岁赴任新田县令,这在当时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,但他不却皇命,奔波千里,远赴还是蛮荒之地的新田。这难道仅仅是政治上的作秀吗?不,这正是他“公忠体国”使然。初入新田便立誓城隍庙“尔理阴,我理阳,自今以往,仗尔灵,启我心,令有不职,神其殛之”明心志;到任后励精图治,短短几年让一个蛮荒之地“阳回大地,万户皆春”;道光十二年,因政绩斐然,擢任山西路安知州,他当时人在长沙,闻瑶民激变祸及新田,主动要求平定事态后再赴任,“即冒雪步入岗,遍历瑶棚,谆谆譬谕,瑶童则赏赐之。回署复召瑶长,晓以国法,赐酒食,给身符,以安其心。”在明知新田城池不保的情况下,手指三尺白练说“城亡,吾舍此别无策矣!”以死明志,最终命陨新田。纵观他的一生对朝廷的“忠”始终如一,虽然他的死,在现在看来有维护封建王朝之嫌,但其忠心可鉴,光昭日月。

  忠实履职。在推进新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,可以说,王鼎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。首先,他践行“天理、国法、人情”的施政理念,改变了新田混乱的局面。当时的新田,社会矛盾复杂,阶级压迫严重,黑恶势力横行,民族纠纷时有发生,是个皇帝老子都头疼的地方。他到任新田后,以“天理、国法、人情”为施政理念,勤政为民,秉公执法。他将“天理、国法、人情”和“清道光圣谕十六条”等镌刻于石,立于村寨,劝导百姓循天理、守国法、尽孝道;整顿吏治,整治衙门作风,“入署,设帷幄与门丁逼处,胥吏非召不得入,民有屈抑则吁而进”;事必躬亲,“判案限以旬日,一切出己手。惫则伏案,虽盛寒暑不少辍”,“以故年丰讼简,楹有悬鞭;依然暮鼓早衙,案无留牍”,凭着他的宵衣旰食勤政务实的作风,半年时间新田就呈现出了政治清明、社会和谐的局面。其次,修农政、课女红、兴水利,促进了新田经济的发展。再次,重教育、办学堂,开化新田。王鼎铭“尤留心学校,加惠士林”,“每当风檐考校,花县巡行,精遴选于童子军中,讲教条于状元楼下”。他认为教育乃立国之本,也是新田的头等大事,对教育尤为重视,不但带头捐资兴学,还在状元楼下建立童子军,将那些无人收养的孤儿组织起来实施教化。

  忠心为民。民本思想在我国起源很早,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有云:“皇祖有训:民可近,不可下。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孟子又提出了“民贵君轻” 学说,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影响很大。王鼎铭出身名门望族、自幼饱读诗书,对民本思想了然于心,为官之前即做了许多诸如捐资铺路修桥、赠药济民之类的善事;为官之后,他更是成了爱民理念的践行者。在新田,有几件事广为流传,感人肺腑,充分体现了他的“爱民”思想。其一是二卖田庄。道光九年,新田大旱,为了赈灾,他卖掉了自己南洛、北洛的田产;道光十年,为创办童子军和众善堂,又卖掉了兰城店的土地。在山东峄县一带,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“卖了南北洛,家产未觉着。卖了兰城店,家产少一半。”清代蒋庆第《恤授云骑尉世职彝轩王公墓碑》记载,他在新田三年“家故饶于资,俸薪弗赡,时取给焉,坐是田产多耗”。在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的年代,他居然能做到“清白端谨,载米而资宦囊,破金以周众瘠”,实在难能可贵,像他这样当官还要倒贴的,千古少见。其二是披枷求雨。《峄县志》记载“十年夏大旱,鼎铭日祷于城隍,不雨;继祷于火神,又不雨;乃自着械暴烈日中,自辰至午,且祝且泣。即日大雨,远近沾洽,民大悦。”一滴水照得见太阳,一件小事反映一个人的思想。披枷求雨在今天看来,有点迷信愚昧,甚至荒唐。但在那科技落后的时代,充分反映出他爱民、忧民的高尚情怀。其三是舍命护民。当叛军肆虐,残害百姓,为保护自己的子民,他不顾个人安危,“亲提一旅之师,身先士卒;齐下三军之泪,气壮山河”,生死关头,又“推诚心以示贼,宁杀我身,毋杀我民。”直至“贼断其首,洞其胸,脑裂四五处,身中者十一伤”,壮烈殉职,拳拳之心,爱民之情,可歌可泣。

  儒家“忠”的思想在王鼎铭身上熠熠闪光,他不仅对朝廷忠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“忠”化为了对最底层百姓的热爱,极大丰富了“忠”的内涵。剔除封建的因素,王鼎铭的精神任何时候都值得学习。那么,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,又该如何学习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呢?我认为,学习王鼎铭精神,就要从他精神的灵魂——“忠”字出发,做到对党忠诚,对事业忠诚,对人民忠诚。

来源:永州日报|0

作者:何昕

编辑:王雨松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