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【扶贫故事】辛勤浇筑扶贫路——大塘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夏培桢的扶贫故事

来源:县扶贫办 作者:欣福 编辑:邓提茂 2019-11-01 08:27:30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他名叫夏培桢,今年40岁,是新田县枧头学校驻枧头镇大塘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扶贫日里,他被新田县委评为“最美扶贫人”,并在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,于是,他“解民生、树形象”等等扶贫小故事就“公之于众”了。

重民生、树形象

夏培桢驻点的大塘背行政村,下辖大塘背村、乔家村、白果村、张家洞村、马家村、黄家冲村、长江洞村等7个自然村,全村总共301户、1260人、党员37人。全村现有贫困户65户257人、五保户6户6人。

2017年5月,他接任驻大塘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。经过实地调查走访,他发现大塘背之所以贫困,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村干旱缺水、交通闭塞、居民住房破旧不堪。这里是几个水系的分水岭,地势高,不留水,没有河。生活用水主要靠几口时常干枯的井和一个年久失修的水库。乔家村的井,一下雨就浑浊浊;长江洞村的井,俗称“雷公井”,雨来有水,雨停干枯;黄家冲的井更令人心酸,这哪是井啊!三面泥土乱石,杂草比人还高!解决饮水问题刻不容缓!同时,七个自然村除了大塘背村住得比较集中外,其余6个自然村都住得分散,没有环村路,村民出行极为不便,特别是张家洞村,路都没有畅通,更谈不上水泥路。再就是住房,7个自然村都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,有的人还无房、借住亲戚家的房。

为了解决“水、路、房”等急切的民生问题,他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衔接,跑项目、争资金,吃了多次“闭门羹”、坐了多次“冷板凳”,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,也得到了回报。2018年6月,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对黄家冲村饮用水井进行修缮改造,解决了该村开村以来都未解决的饮水问题。为解决乔家村饮用水井的改建和修缮,他多次与该村相关负责人协调和筹集资金,得到了该村年轻人的积极响应,乔家村村民自筹资金,对乔家自然村水井进行了修缮,彻底解决乔家饮用水井的问题。为解决张家洞村主要道路的通达,他经常在马鞍塘村与张家洞村之间奔波,切实做好两村之间互换地基的工作。同时,他积极给相关部门汇报工作,完成了大塘背村进村主道加宽工程的建设,以及马家村至开村以来未解决的水泥路硬化工程。全村危房改造积极推进,2018至今全村危房改造31户,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。

“人心换人心,四两换半斤”,工作队的执着与付出,让村民体会到扶贫队是真心为他们做实事,赢得了村民们的拥护和爱戴,扶贫工作队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越发伟岸。

调纠纷 促和谐

2018年6月的一天,夏培桢正在县城和有关部门衔接扶贫相关事宜,突然接到大塘背村干部的电话,说大塘背村和长江洞村因地基纠纷,矛盾一触即发。听到这个突来的消息,他心急如焚,额头上顿时冒出冷汗。之前,为解决此地段纠纷,县、市法院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下,组织两村平等协商并达成了双方协议。不料,大塘背二组村民邹XX在此划线建房。得知消息后,他骑上摩托车及时当赶到现场,双方已是准备动手,当时顾不得许多,“都住手!”双方村民一愣,待看清是驻村的扶贫队长时,顿时停止了争吵,默默地让开了一条路。他站在一个土堆上,扯着大嗓门耐心劝说村民,政策攻心、情感动人,在细致的思想工作下,大塘背村邹XX同意停止建房工程,解决了多年的土地纠纷,一次一触即发的群体事件得以避免,得到了势弱的长江洞村村民的感激。

沉下心、真扶贫

贫困户陈光生,患有精神病,长住医院,而且其爱人夏玉翠也患有三种疾病,急需两次手术。得知消息后,他多次到医院看望陈光生,并激励其孩子们克服目前的困难,要靠勤劳致富,在逆境中前行。同时,他通过多方渠道,想尽一切办法为夏玉翠筹集医药费,使其能顺利完成手术,康复回家后操持家务。

在调研走访过程中,发现贫困户邓知顺,现61岁,无房,独自带三个孩子,其中大女儿邓春香在职中读书,另外两个在十字中学读初中,借住在亲戚家。了解到其特殊情况后,按照相关政策,他帮其申请低保,并申报“雨露计划”和教育扶贫等教育补助,还多方联系老板为邓知顺一家捐资、捐物共计5000余元,并自己掏钱为其儿女购买学习用品和一些生活用品。邓知顺一家很是感激!

帮扶志 兴产业

扶贫先扶志。他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,广泛宣传“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”的“四自”精神,教育贫困户要克服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要求他们增强“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”的意识,引导全村人民思富求富;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,激发贫困户求富裕求发展的内在动力,从“要他脱贫”变为“他要脱贫”,实现“他扶”到“自立”的转变。在此基础上,工作队积极组织村两委、党员跟据本村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因人而异,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。以长江洞村为种植树苗60亩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加合作社农户入股的模式,带动贫困户勤劳致富。

舍小家 为大家

2018年,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已经吹响号角。他一岁的孩子正在住院,他父亲还躺在郴州、长沙的医院里,他一天也都没有去陪伴过他们。现在想起来,他仍然感觉愧对他们。两年来,经常因扶贫工作五加二、白加黑,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,他很少在家里陪伴年迈的父母亲和年幼的孩子。尽管如此,家人却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与理解。

一分耕耘、一分收获,工作队在大塘背村群众心中的满意度非常高,村民大事小事都是找工作队,工作队成了该村村民的贴心人。

他经常和他的队员们说:“扶贫工作确实很累,但他依然快乐着。今后,将更加坚定地用辛勤浇筑扶贫路,会一直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,直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”(文/欣福)

来源:县扶贫办

作者:欣福

编辑:邓提茂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