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走进“组织振兴”先行区 ——“美丽瑶寨”两江口村

来源:新田新闻网 作者: 赵文彪 编辑:盘艳芬 2021-08-09 17:20:36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111.png

新田新闻网(通讯员 赵文彪)在“南有新田”的北部大山深处,有一朵含苞欲放的“瑶乡之花”两江口村,这里有迷人的湖光山色、美丽的瑶寨风景,更有宜人的天然氧吧、富硒的瑶家美食。她的容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。追忆过往、放眼当前,这里将是新田“组织振兴”的先行区。

一、光辉历史,为“组织振兴”提供根本前提。

1.“南有新田”精神发源地之一。两江口村由原小桥岭村和原长田村合并而成。原“小桥岭”村还是“南有新田”精神发源地之一。

1968年,农业学大寨的春风“吹进”莽莽瑶乡,以陈火荣为书记的门楼下人民公社委员会,带领瑶汉人民在瑶山深处迅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。当年,起头岭大队少数民族社员“开发荒山、向荒山要粮”的先进事迹在全县广为传播;1969年2月初,时任小桥岭大队支部书记邓生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带领全大队男女老幼200余人,靠肩挑手提、昼夜不息,开荒凿坡,修造梯土,仅用2个多月时间修造梯土100余亩,4月底全部种植玉米,7月喜获丰收,亩产达到300多斤,比往年亩产增收100多斤;玉米收割后,又及时撒播荞麦,到8月底荞麦长势旺盛,100余亩荞麦丰收在即。

9月初县武装部纪部长到小桥岭大队视察工作,详细了解到小桥岭村开荒凿坡,修造梯土,喜获丰收的情况后,充分肯定了小桥岭村党员群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9月中旬经纪部长建议,报县领导研究同意,于1969年10月在小桥岭大队召开全县“农业学大寨”典型经验交流现场会。自此,小桥岭大队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先进事迹在全县广为流传,也使小桥岭大队成了“南有新田”精神的发源地之一。

2.兴修水利、建设两江口水库。两江口水库位于新田县东北部,因李婆源河、宋家河汇集如此而得名,水库是一座以灌溉、防洪为主,结合城镇供水、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。于2000年12月底开工建设,2014年9月18日,历时14年而胜利竣工的两江口水库开始试闸蓄水,成为新田县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。

水库总占地面积1900亩,集雨面积43.5平方公里,年平均降雨量1355.9毫米,多年平均产水量约3481.8万立方米。水库大坝为碎石重力坝,坝高55米,坝顶轴长192.52米,坝顶宽8米,坝底宽45.65米,水库引水工程设计隧洞总长5444.1米,总库容1310万立方米。水库采取坝顶溢洪方式,设有两扇8×5.2米的弧形钢闸门,最大溢洪量361.8m³/秒,每年可向县城及周边居民供水1330.1万吨。

2000年,水库开建之初,经过大量的实地勘察和测量,原长田行政村所属的粘禾田、李婆源两个自然村和小水干村的六姑源自然村,共4个村民小组,105户,336人和62座坟墓需要进行搬迁,当时的搬迁工作进行的非常的艰难。俗话说:故土难离呀!尽管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,离县城又远,村民一直过着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的日子,但是,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,也习惯了这种自然气候条件,更何况涉及到迁祖坟这种犯“大忌”的事情,给搬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更有一些村民担心搬迁后生活没有保障。因此,搬迁工作的推动迟迟得不到很好的进展。为了工程的顺利推进,当时的支委会组织党员干部早出晚归、一家一户去做工作,耐心的讲解兴修水库的重要性和利弊,讲解搬迁政策,积极地引导村民。终于顺利的完成了全部搬迁工作,为水库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这两段光辉的历史,都是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写下的,党组织的坚持领导、担当作为在当地瑶汉人民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,为以后“组织振兴”提供了根本前提。

22.png

二、脱贫攻坚,为“组织振兴”打下坚实基础。

自合并以来,两江口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在支委会的带领下,党员们通过“两学一做”、“三亮一争”等活动,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担当作为,支部“五化”建设不断提质,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
2016年,在乡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,两江口村支部积极落实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政策,从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到项目实施一路走来,每一处现场全是党员干部的身影,每一个角落都洒落下党员干部辛勤的汗水。“两江口瑶寨”项目用地面积10186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6274.48平方米,共安置搬迁农户47户215人,全部采用一户一宅安置模式。

同时,村党支部致力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公共服务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标准化的两江口村活动中心现已建设完成、投入使用。所有村民的住房安全有了保障;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,全村安全饮水和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;实施了村组道路和背街小巷建设,实现了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通达;建立了信号接收站,实现了电信网络信号畅通;完成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、河堤护砌工程、停车场建设和公共厕所建设。“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”的目标已经达成。

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,使两江口村党支部的“阵地建设规范化”,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,聚集了人气,为党支部组织党员、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脱贫攻坚过程中村党支部的担当作为,再一次为党组织赢得了威望,为“组织振兴”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33.png

三、“乡村论建”,为“组织振兴”带来良好契机

2021年8月6日,新田县组织系统8月份“乡村论建”活动在两江口村开展。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周玉生到场指导。整个活动分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参观,第二阶段开会。

44.png

第一阶段安排四个站点:第一站参观美丽瑶寨,聆听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动人故事,了解党支部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科学管理;第二站参观两江口水库,了解建设两江口水库的艰辛历程;第三站参观“党史文化长廊”,开展党史教育;第四站参观活动中心,由第一书记向大家汇报两江口村的变化及“乡村振兴”的规划。

会议阶段,首先是门楼下瑶族乡党委书记向大家介绍门楼下瑶族乡2021年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和打算,然后由来自全县各乡镇、街道的党(工)委组织委员依次汇报半年来基层党建的基本情况、存在的问题、工作的亮点。最后周部长就2021年全县基层党建工作,从育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,实施“青英计划”、“火种计划”、“先锋计划”,开展“百支示范、千支提升”行动,擦亮流动党员管理品牌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。

这次“乡村论建”活动,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,给两江口村“组织振兴”带来了良好契机。

55.png

四、乡村治理,让“组织振兴”赢得充分认可

易地扶贫搬迁以来,两江口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履行政治责任,强化政治担当,以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为目标,因地制宜,科学施策,加强后续管理。为方便集中安置点的管理和持续发展,成立了梁山窝党小组;建立了安置点“四会一约”制度;同时以党员为队长分别成立了人居环境志愿队、瑶歌传承志愿队、迎宾礼仪志愿队、竹编刺绣志愿队等专业队伍。瑶寨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,每家每户都团结友爱,勤俭自强,养成了有责任、讲奉献、有担当的“瑶寨”精神。绿荫环抱的特色瑶族山寨不仅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亮丽名片,也使村民相互帮助、和睦共处,共同迈入了美好的小康生活。

党支部为了让搬迁群众有事干、有钱赚,真正做到搬得出、住得下、能安心、能致富。立足本村实际,坚持“三个结合”落实相关政策:一是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,打造群众致富“快车道”;二是结合劳务开发,铺就群众致富“腾飞路”;三是结合思想引导,激发群众致富新动力。

两江口村党支部致力于乡村治理,推动“组织振兴”,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充分认可。“美丽瑶寨”两江口,已成为门楼下瑶族乡“组织振兴”的先行区,也将成为全乡、甚至全县“乡村振兴”的示范点。

来源:新田新闻网

作者: 赵文彪

编辑:盘艳芬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nyxt.cn/content/2021/08/09/9759825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